第240章
崇昭帝整整两日都没睡好觉,看奏折看得火大。 不是这个大臣找他,就是那个大臣私下有话要说,他快两天没合眼了,一杯接着一杯的冷茶浓茶往肚子里灌,看得余公公欲言又止。 崇昭帝:“老大和老三是谁也不让谁,再骂下去,都要打起来了!朝堂乌烟瘴气。” 余公公:“陛下消消火。” 崇昭帝冷冷道:“这朝堂终究还是朕的。武举非儿戏,他两个争来抢去,是真的当朕心力不足老了不成。” “不过老三的野心,未免太大了些。” 这是想吞了大半武举的潜力年轻人不成? “拟旨。” 余公公:“是。” - 很快。 崇昭帝的旨意就下来了。 礼部尚书是否涉嫌泄题有待查清,武举文试的试题将在备用题目中重新选择,十日后正式开始考试。 但光禄寺卿贪污的证据是实打实的。 徐见岩的官位被革除,崇昭帝勒令他返乡养老。 废除官位的那一天,他见了崇昭帝最后一面。 徐见岩还不死心的恳求他:“陛下,老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,为您兢兢业业管理光禄寺这么些年…大殿下和三殿下的争锋,牵扯到了臣,臣只是被牵连的啊陛下!” 崇昭帝:“证据已经摆在了明面上,朕如何保你?” “看在你当年撮合朕和月清的份上,朕这些年对你昧下的银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但事已至此,你也老了,不如好好回去颐养天年,朕又没叫你们还回来贪墨的钱。 你这一脉中,出挑的子弟不多,朕选一个好些的封为你们老家的知县,此后好好耕读一二十年,出几个能认真读书的人,再回京城也不迟。” 他这番话甚至算得上是用心良苦了。 基本就全都是看在徐见岩当初帮他和月清永结同心的出谋划策上。 徐见岩却没办法接受。 他们徐家靠着徐劲,从小地方一步步拼杀出来,好不容易传承了两代,在京城里扎了根,难道还要又回到犄角旮旯的小地方去? 落差太大,根本忍受不了。 徐见岩哭道:“陛下啊,让臣留在京城陪您吧,臣不求高官厚禄,只求陪在您的身边!臣敬你爱您呐!” “……”崇昭帝:“让你留在京城,朕无法和百官交代,一次徇私,百次难断。” 徐见岩膝行往前:“陛下,陛下……” “好了!” 崇昭帝声音和眼神都冷了下去,一瞬间神色变得凉薄。 “徐见岩,朕不想连这点情面都收回来。” 徐见岩看着他的脸,身上一冷。 陛下这是彻底弃了他,保住了礼部尚书。 礼部尚书虽然也老了,也陷入了风波里,但他是三皇子的岳丈。 他若是倒了,朝堂之中,大皇子势力独大,平衡就会打破,储君未定,陛下不想看见这样的情况。 所以礼部尚书不能倒,倒的就只能是他,他就是那个被陛下给出去的交代。 - 三皇子府。 “大哥果真是好手段,我就知道他那耿直没脑子的样子是装的!”三皇子恨声说,“一出手就堵了我在武举培植势力的路。” 三皇子妃分析道:“户部侍郎在朝中混了多年,许是他给大皇子出谋划策。大皇子府中门客不少,他那位叫窦顺的幕僚,也颇有才华。大皇子妃亦是辅助,我在闺中就听过她文采不俗……” “前两个我不输他。” 三皇子呼出一口气,“大嫂么…太霸道,入府这么多年,只生了个女儿,还不给大哥多抬几房妾。大嫂远不及你贤惠,你莫要觉得自己不如她。” 他安抚的拍了拍三皇子妃的手,将她拉到身边,“站这么远作甚。别担心,父皇不会对岳父怎么样的,顶多就是冷待一段时日,等风头过去了,他还是礼部尚书。” 三皇子妃:“嗯,我不担心。” 三皇子掌心贴在她肚子上。 “调理身体的药有在喝吗?你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诞下父皇的孙儿,皇长孙。抓紧时间。” 三皇子妃沉默憔悴了很多。 “我知道的。” 三皇子眯起眼,“不过是一次失利罢了,大哥且看着。” - 十日后。 武举文试开始。 曲渡边和奚子行一起,送夏赴阳进考场。 这家伙考完骑射、格斗等户外考试后,整个人都黑了一圈,但精神奕奕,眼睛里都亮着别样的神采。 考院门口。 侍卫守了一大圈,兵部的官员三人一组,来回巡查。 严格和正规的程度不输春闱,只是考试的时间没有那么长罢了,武举文试只考一天半。 因为前阵子的舆论风波,此次武举敢伸爪子的人少了很多。 曲渡边笑道:“努力啊,最后一场考试,等明天中午你出来休息下,晚上咱们给你庆祝庆祝。” 夏赴阳知道徐诚怂恿六皇子要在他武举上使绊子的事情,曲渡边没瞒他。 因为他不确定除了文试外,武试会不会有人为难他,所以提前告知,让夏赴阳小心些,免得他这些年的努力付之东流。 还好,一切顺利。 曲渡边联合徐停凤做的事,夏赴阳也知道,但有些话不能现在说,因为他觉得往后会则选其他皇子追随的奚子行是外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