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7节
书迷正在阅读:失忆后我拥有四个未婚夫、继后、拜托,我家师兄天下第一、被匹配度4.2%的下属标记了、第一剑修的饲鱼指南、疯批病娇渣男短篇合集、操狐(强制甜宠、1v1、古风玄幻、高H)、春桃(古言,1v1)、坠翠蓝河(ABO NP)、虚妄经年
古代房屋一样需要胶水,不过他们在做木工时所用的胶水需要边熬边用,一冷就凝住,用的就是天然明胶,无污染。 江枝自然也会用上。 然后就是熬开的糖浆少许,在糖浆里加入天然色素,就是各种彩色药片。 天然色素是苋菜红,胭脂红,靛蓝、桔黄,这些都是很容易得到的。 等第一批退烧药做好,时间已经是三月中旬,又是一年春暖花开、鸟语花香的季节。 第470章 聂繁天的来信 药片只制出一百片,没有再继续做。 江枝马上下山,跟二瑞一道进城,把药亲自送去平川县城霍家药行。 快一年了,霍二小姐还没回来,这次依然是老熟人霍管事接待。 面对江枝说有退烧镇痛功效的新药,霍管事没有怀疑,而是慎重收下,说要验过药效再议下文。 药品不是儿戏,每一种新药出现,都需要一个验证过程的。 哪怕江枝的各种冲剂已经卖得火热,在新药上一样不信任。 对验药,霍家药行自有一套门路,于是,江枝把此药的主治,药理反应,副作用全部记录下来交给霍家。 霍管事拿着药品说明书小心收好,笑着道:“若此药真如江夫人说的这样能治高热不退,那就是救命的神药了。” 江枝摇头:“哎,霍管事,你我都是经营药品,应该知道药可救人也可杀人,天底下就没有什么是神药。 这药退烧效果好,可一但服用多会大汗淋漓,而且服用后会出现冒酸烧心,最好用浓稠米汤送服,这一点你需要跟开药的郎中交代清楚。” 虽然说明书里已经尽可能写出不良反应,江枝还是又一次交代清楚。 霍管事笑道:“能遇上江夫人这样的慎重人,是我们药行的幸运,你说的话我们都是相信的。 不像有些人,满口胡言乱语,吹得天花乱坠。 昨天还有人拿着一些药粉来,张口就是祖传秘方,能起死回生、白骨长肉。” 江枝笑了,这样的话在道边摆摊卖大力丸还能说,像霍家药行这样的龙头企业,是万不可相信的。 哪怕真是能生肌长肉,那也需要至少百十个人验证。 说完新药,霍管事又把三个月的分红加药款结算出来。 一共八十六两,霍家早就换成银票。 霍管事递过银票,意味深长道:“二小姐的信又送回来了,说那些冲剂在京中销量很好,准备要在京城建一个药坊。” 江枝眨眨眼:“这是……霍二小姐不准备回来了!” 霍管事笑道:“霍家迟早有一天会去京城的,二小姐先开药坊也能早攒下人脉,江夫人的藏春香也可以销售出去了。” 江枝心里咯噔一下,霍家现在还在给新军制药,现在霍二小姐就在京城开店设坊,这究竟是做生意还是当卧底? 不过,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。 自己这个老妇还是当好研究员就是,那些担惊受怕的事就让年轻人干好了! “这样也好,二小姐开了店,我正好跟着分红发财!” 见江枝反应平静,霍管事才笑着拿出一封信:“这是二小姐前些天找人带回来的,里面有一封给你,我还正想什么时候给你送过来,今天正好。” 江枝:“……!” 好一个“正好”,如果自己说二小姐的坏话,这信就不给了是吧? 信薄薄的,有陌生火漆印章封口,江枝没有打开看,接过就放进怀里收好。 二瑞去县衙了,江枝没有去向德金家叨扰别人,直接在霍家药行喝茶等他。 闲着无聊,就看对面街边摆草药摊的男子在大声叫卖:“金钱草银钱草,打成面面认都认不到,有酒泡酒,无酒泡尿,无尿干嚼也有效!” 噗嗤!江枝笑了。 这大概就是霍管事说,那个要卖能白骨长肉祖传秘方的家伙,还真是脸皮厚,吃四方,直接在药行外面抢饭吃。 二瑞在衙门交接完自己的差事,就赶车过来接江枝:“娘!还去米市巷吗?” 江枝上车:“不买东西了,直接回家!” 二瑞“哦”一声驾车就走。 三月里和风送暖,不冷不热,江枝却是心里像揣着一团火,才出城,立即取出信件来看。 封口很是严实,江枝先取下头上发簪将火漆挑开,这才抽出里面的信纸。 入目第一行,她的眼睛就眯了起来。 “舅母大人在上……”这封信是聂繁天所写,字迹潦草而凌乱,可以看出写信之人当时的心情十分急切和激动。 整封信非常简短,甚至可以说是吝啬到只有寥寥数语,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一股无法遏制的悲愤之情:“那一对贱人害了表哥舅舅,如今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,可难挽回曾经之恶。” 似乎是怕舅母不能理解自己心中的愤恨与痛苦一般,聂繁天特意在“贱人”和“报应”两个词上加重了笔墨,力透纸背,仿佛要将所有的怨恨都通过这两个字传递给远方的舅娘知晓。 “繁天得舅娘抚养长大,恩情铭记在心,他日定要回报,望舅娘保重身体。外甥小天跪谢!” 江枝拿着信有些出神。 在前段时间自己还在山上制药时,二瑞就送来一封信,是锦城府聂家通过驿站送来的。 信中所述之事令人震惊不已:杜宝林与徐小兰竟然已于狱中双双自尽! 在这之前,聂繁天在锦城时并未对二人采取任何行动,聂家和自己都以为聂繁天的报仇就这样结束了。 可聂家来信却说,自从自己离开之后,聂繁天立即着手将杜宝林名下所有商铺及房产尽数处置。 不仅如此,杜金樱亦遭夫家驱逐出门,如今姐弟三人无奈之下只能暂居城外小叔家中。 换句话说,徐小兰所生三个孩子也要过寄人篱下的日子。 杜宝林和徐小兰在得到财产尽失,孩子们流落街头的消息,两人悔恨交加就自尽了。 闻此消息,江枝不禁心生嘲讽,杜宝林和徐小兰身负多条命案,怎么能让聂繁天放过,之前恐怕只是在暗中调查财产。 聂家的信也就罢了,让江枝不解的是聂繁天会突然写信来。 还在信里说一句“跪谢!” 聂繁天当着自己的面可没有亲口说出感谢二字,更没有这样亲昵的表示。 难道是良心发现,对自己这个舅娘还是有感激之情? 还有,聂繁天完全可以通过官府信使寄信,可聂繁天让霍二小姐秘密带信过来。 显然他不愿意在旁人面前暴露出自己这个舅母跟他的更多关系,搞得神神秘秘的。 江枝想了想,男主这样做自然有他的原因,自己猜不到就不乱猜。 跟男主扯上关系总会冒风险,强大自身就是最好的防御。 自己还是做好种田女主,以后自会逢凶化吉! 江枝把信纸叠好再塞进信封,然后对赶车的二瑞道:“小天写的信来,说让我们好好过日子,他以后有可能还会回来。” 第471章 一年制义务教育 徐二瑞没有出声,虽然对小姑做的事已经有预感,可真正知道小姑做出来那种丧尽天良的事,他已经不知道该恨谁,又该心疼谁了。 现在知道小天还会回来,也只点点头,仿佛已经看破红尘般淡然。 江枝也没有再提锦城府那些事,对于徐家村来说,那已经是另外一个世界。 回到村里,江枝就有自己的事干。 制退烧药的事还需要等待。 因为霍家那边需要验药,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,急不得。 村里蚊香作坊如今流水线作业,每天排班表写得老长,每个人就按那上面的时间安排过来上工。 有王小菊管理作坊,时间卡得死紧,几乎是一站到那木头长机器跟前,就得手脚不停做半天,比以前还累。 王小菊跟催命鬼一样,天天把“锅里有碗里才有”这句话挂在嘴上。 碾泥片的卷轴安排着两个男人不停手摇,药泥片不停出来,后面压盘的人撒尿都得放小跑。 还是李老实看秦氏忙得话都顾不上,才帮忙说一句公道话:“王组长,你这样赶活三天就得把人累趴下,以后谁还敢来做。 钱再多又能怎样,钱长命短,死了又不能放棺材里。” 李老实也是一个管理员,有他说话,王小菊才把速度慢下来一些。 秦氏、皮氏、莲花、桃儿娘几个妇人成了正式员工,背着孩子也要在作坊干活。 徐根庆没舍得请人种地,他自己和莲花抽出休息时间做农活。 现在夫妻俩都有班要上,每天忙得团团转,也真正是把自己的家顶起来了。 大香小香现在到莲花家,按村里新规矩,每个孩子至少要上够一年学,断断续续的也算。 这是江枝的提议,在这里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不可能的,农家没有让孩子天天念书不干活的觉悟。 尤其是现在村里有作坊,不肩挑背磨,小孩子也能干活,都恨不得马上让孩子去挣钱。 江枝就用了一年义务教育,这还是可以达到。 农家人干活才有饭吃,于是不限学习时间,只要各项考核达标就毕业。 这里面的考核就是熟读《百家姓》、《三字经》、《千字文》和《千家诗》四本书。 不要求背诵,只要能流利读出来算及格,能背诵就是优等生还可以升下一班。 相比起现代小学三年级识字标准,识字一千六百多个,江枝觉得村里人能读书就非常不容易了。 而对那些不学习想混日子的学渣孩子,江枝也有办法对付。 不读书就没有毕业证,不能进作坊上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