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4节
也没这么费事儿。 后经官吏们挨户敲门给组织到一起传话讲解,百姓们倒觉得与有荣焉了。 为啥这样讲呢。 因为人家官吏说啦: 这叫咱们大城该有的风貌。 满天下也没有几个城池挨着边境,我们有幸住在这片黑土地上,就要有主人翁精神。 主人翁懂不懂是什么意思?就是我家大门常打开,开放怀抱等你。 咱们要让钦差看看,回头黄龙就能传到御前。 咱们更要让高丽人瞧瞧,我们只隔一座山一条河,却和你们那边境不一样,我们这里安居乐业。 所以说,别嫌折腾,先放放手里的活计。 你看看人家京城的百姓,那更是所有欢庆活动都要参与。人家抱怨了吗?那就是住在大城池百姓该做的。 咱们黄龙,今日先迎钦差练练手。 赶明外国人通过就能更熟练。 负责附近几条街的捕头都上树了,在拉横幅。 百姓们举着红黄绿的各色小旗,在等着钦差的官队进城。 有几名妇女在城门这里开包子面汤铺子的,还挨了训斥。 那发下去的小旗明显变小,给衙役气的,怎的,偷偷裁剪下去绣荷包啦? 自从知府大人上任以来,这些百姓可不好管理啦。 都知晓宋知府是为民做主的好官,他们这些官吏要敢像以前似的在执法中打骂,惹急眼了,这些百姓真敢联名去告。 车队终于进城了。 官吏们摆手:“挥起来!” 沿街的百姓们纷纷摇晃起小旗,脸上挂着主人翁般的笑容。 在点心加工厂的马老太,不拘着家里干活的小丫鬟们出去偷偷瞧热闹,只是她家丫鬟不参与挥舞小旗,毕竟是知府家的人。 这不嘛,正听两位节气姑娘,叽叽喳喳和她讲城门那里的热闹。 老太太先头听着挺高兴,后来听着听着忽然叹口气。 “阿奶,您怎么啦?”家里这些做点心的丫鬟们,不叫马老太老夫人,一直叫着奶,包括她们的弟弟也是。 老太太面上摇摇头,心里想的却是: 唉,也不知珉瑞啥时候能回来。 这一晃,两年啦,她金叶子都要擦薄了。 他们家一切都好,又想和那孩子显摆显摆啦。 快回来看看吧,你未来岳父在做大官,你奶我点心店满哪开。 当然了,这样的好日子,那是因为有你在前线啊珉瑞。 等你回来的,啊?奶甭管是不是啥恭人,奶都去城门迎你,奶亲自给你挥小旗。你当之无愧。 这么一琢磨,马老太心情都有点多愁善感了。 站起身,挥手推拒丫鬟要扶她,转身孤零零的去了办公室。 这两年,老太太是愈发感慨陆珉瑞那个未来孙女婿的好。 再没有更可心的人选。 以前吧,她说实话,那时候更多的还是为陆家的地位、金钱。那真是祖坟冒青烟钓回这么一个大大大金龟,可不能让他跑喽的心理。 可是眼下,随着她这几年见识到更多,倒看淡了那些身外的,她愈发相中的是那孩子的本质。 位高、发达,还不吃喝嫖赌,没花花心思,这太难了。 那珉瑞,得是心里多干净的小伙子。 你看看她老宋家就知道,才哪到哪啊,媳妇们就慌了,怕男人家在外面找小的。 再看看珉瑞,一直就那么牛逼,一直就不是那乱来的人,最难得的是,那时,她儿子可啥也不是。 外面的小子现在求亲,多多少少都是冲她三儿今日是知府、明天会更好。 但唯有珉瑞不是。 她最近新学了个词,记了好些遍才记住。 马老太正展开一张宣纸,磨墨,挥笔写下:识于微末,难得有情人。 在马老太偷偷嗑cp时,带着“狼子野心”而来的杨明远,正坐在马车上掀开帘布问他叔:“我婶儿和我妹子她们知晓我来吗?” 宋福生说: 不知晓,只听说来一位钦差,姓杨。 没敢往你身上联想,总觉得你不得在御前行走吗? 备不住柳将军那么大的官能知晓一些消息,估计京城那面有眼线,人家老丈人家也在京城。至于自己的眼线,这不是来了嘛? 而他和柳将军还不怎么碰头,他忙。 宋福生说完,看着杨明远笑。 真好,没想到短短的两年后就再次见面,要知道古代这里的官员,有很多分开后一辈子再见不着。 这也说明,这小子干的很好,挺受重用。 搞好了再过一年,三年一满,冲这次能被派来当钦差,皇上能给这小子安排进吏部。 杨明远掩饰心里的那丝失落,不知道消息就不会出现在街头。 不过,能见到宋叔就已经很好。 他紧紧地攥了攥对面宋福生的手。 俩人相视一笑。 又一起扭头面带笑容看向街头,“叔,黄龙有你,这里的百姓有福了。” “有啥福,不过是摸着石头过河罢了,就这小旗也是 第一回 举办。 让扫大街,清理污糟,拉横幅。 我想着等你带队领使者团过来时,咱这么整整景不是有面子吗? 让那些高丽人瞅瞅,别寻思咱们朝廷在打仗,百姓就好像挺困苦似的。” 杨明远笑的一点头,叔离这么远,却完全体会到圣意。 同样是做知府的,他途径奉天老皇都,发现都差一点意思。 他叔升迁快是有原因的。 行与不行,高下立判。 他出发前,皇上让他此次前来的态度就是,我们皇朝即使内乱,你们高丽也不配做伙伴。倒是更理应:“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,虽之夷狄,不可弃也。”规规矩矩做边境附属国最好,别想那些不该想的。 “叔,那几位坐街边的又是干什么的?” 宋福生眯眼看过去,告诉杨明远道: “画师,画下沿街一幕,等你们回来也会画。 我想着以后一届一届的,每一次使者通过都画下,算是一种记录和传承。 到时挂在府衙走廊里,这也算是黄龙历届官员接待过的嘛。” 外交嘛,就要有些仪式。 杨明远点头,他回头一定要通过带来副官的嘴,将这些讲给皇上听。 这天晚上,宋福生直到后半夜才回来。 杨明远他们到的时候就过中午了,在府衙吃顿工作餐就开始召开碰头会议。 要研究沿途怎么接待,住处,人员看守维护,到底要不要让那些高丽人在闲暇时乱走乱探查情况,怎么交接,都由谁去。 对于宋福生来讲,还挺麻烦呢,以往是镇守将军和钦差到位,这回皇上还让明远转话,让他也去。 这个会,一开就到了晚上。 晚上不能再对付吃饭啦,闲杂人等安排进吏舍,明远及其带来的副官和礼部官员要安排一番啊。 这就属于官宴,公开应酬。 宋福生喝的醉醺醺的,他酒量比照柳将军他们差远了,京城来的官员和黄龙的官员这顿觥筹交错啊,推杯换盏。 米寿听到马车进院的声音,大半夜拎着灯笼跑出去,“姑父,你没事儿吧?” 宋福生搂过娃的脖子,对着米寿脑门笑呵呵的就亲了一口:“老儿子。” 米寿:“……”行了,不用回答啦,您喝多啦。 钱佩英披着衣服起身,挥手撵走米寿和大蔫吧,让他们快回去睡觉。 她接手扶住宋福生:“咋喝这么多?” “你猜,谁来啦?” “我不猜,你口头禅,你猜,少和我来这一套。” 宋福生兴奋道:“明远来啦,他是这回的钦差!” 钱佩英被气的,想拧宋福生耳朵,“你小点声儿,大半夜的给大伙吵醒。” 与此同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