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7节
最近他在忙着抓生产和拓展九族业务量,就没空细管银钱。 结果可倒好,让老爷子给管的稀碎。 虽然宋福生相信,老爷子即便用笨拙的算法也不会差一文钱,但不是那么回事。 咱得有个账面。 总不能当大伙面前摆地雷吧。 要讲清楚钱是从哪来的,钱又从哪出去花了多少,目前总数是多少。 “来,阿爷,我教你怎么拢帐,咱俩先算总数,先混一起。” “你个生娃子,手怎那么快,你给混了,俺该彻底糊涂啦。好不容易聚好的堆儿。” “不会乱的,来来来,我带你算。” 一刻钟后,宋福生背着一百五十七两多银钱回了家。 这是归属于他家单独占分成的钱。 蒜黄分成,三十五两多银钱,多了几个铜板,这是蒜黄。 辣椒酱包括辣椒的各种出息,因占百分之七十的分成,他家是单独得了122.5两银钱。 钱佩英看到宋福生背回家一兜子银钱,哗啦哗啦响,立马甩开手里正缝的自制斜挎包,凑上前问:“帐拢完啦?这都是咱家的?” 宋福生点一下头:“恩,你数数吧。待会儿就开会,预留出大头集体的钱,会给各家各户再分点儿,算上牛掌柜和四壮的,开完会,我还能往家再拿回来九两多点。” 钱佩英立即笑得眼角出了细纹,一边将银子全都倒出来,跪坐在炕上望着银子傻乐,一边不忘打听道: “快和我细说说,总数是多少?咱家怎么分这么多。去掉咱家的,那大家伙还能剩下多少。这次又能给各家分多少?你们都算完没?” 宋福生爬上炕,找出眼药水,让钱佩英给他眼睛滴上几滴。 这是起早贪黑磨辣椒炒辣椒的后遗症。 眼睛呛的疼,总流眼泪。 刚开始那两日,不仅没人心疼他和钱佩英被辣的呜呜哭,而且还被闺女说了。 他闺女说,爹娘都傻,家里有墨镜不知道戴,有透明塑料袋不知道给捅个出气孔套脑袋上。处处不嘱咐到,处处就想不到。 可不是?最起码剪碎或是磨辣椒面的时候戴上呗,就他和媳妇干那活,又没人能看见,竟给忘了。总想不起来用空间的东西,总死心眼一根筋的猛干。 躺在炕上,滴完眼药水,宋福生这才闭着眼睛回答道: “先头不是攒了有三百多两?大头是卖毛皮的钱。 要是没卖毛皮,咱特娘的折腾这么久,也拢共剩不下多少。 要说真挣钱,是这段日子,才算挣着些好钱。 算上前期各县支摊子折腾挣得,再加上最近没少卖辣椒酱,挣了一百七十五两。 两样相加,这些钱通通加一起,总数494两银钱。 去掉咱家的蒜黄拿三成,蒜黄咱家算完才拿三十五两多点,辣椒拿七成,大伙还剩336.5两银钱。 阿爷说,得往下发些。 那一会儿再往下发一百两,去掉李秀家,咱这十四户按工分分这一百两呗,一家平均7.14两银。 公家最后就等于是剩下236.5银钱。” 挺多啊。 钱佩英疑惑道:“可我怎么听你语气像不满意?你咋还能不满意呢。” “多啥多,你咋就不想想,那辣椒酱,让那陈东家给卖的,都倒动到勋阳城和牛庄城去了,那两个城订多少坛子,再加上咱们当地的这些县和奉天城饭馆,这才总共挣几个钱?差远了。” “你心还挺贪,”钱佩英小声撇嘴道: “这才几个月,你别不知足,我是很知足的。 太好了,咱家本来都花光了,就之前那点银钱,一点没控制添置东西,还买了一头奶牛,早就见底。 这回妥了,又有这些钱了。” 说着说着,钱佩英笑出了声。 宋福生瞅着傻媳妇也咧了咧嘴角。 将心里烦忧分完钱后,大集体最后只剩200两银钱,都不够开春种地买牲口和抓猪羔子的,将这些永远感觉缺钱的事压到心底。 宋福生坐起身跟着笑道:“行了,别傻乐了,忙完了,准备准备你也开会去。” “我也去?” “恩,你不挣工分,但你享受福利啊。” “啥福利?” “我和阿爷商量好了。过年嘛,年夜饭咱吃些好的,张罗十个菜,摆上几桌,阿爷双手赞同,可能是。也惦记给祖宗祭祀些好的吧。 后来一琢磨,干脆也别只买吃啦,明日派人出去扯布。 今年过年,给小班的这些孩子,统一发校服。就当给家家孩子发新衣裳了。 也给这十几户的老人,每人也弄身新衣裳穿。 都买那些实实惠惠的布。 不是236.5两?36.5两零头都特娘的花了。” 当钱佩英给辣椒房的火墙烧的热热乎乎,匆匆忙忙赶往会议室时,还没走近,就听到好些汉子们在齐声喊道: “对,咱们要让老人和孩子,不再穿打补丁的衣裳!” “咱们明年要挣得更多!” “咱们明年跟福生要更卖力的干活!” “团结就是力量!” 宋富贵的破音突然传出去好远:“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哇,预备唱!” “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……” 会议室里的宋茯苓捂住耳朵,站她旁边的是大伯宋福财,大伯的歌声吼的都嘶哑了。 会议室外的钱佩英心想:这也太热闹了,她家老宋这是又讲了啥?给大伙愣是整激动了。 大伙确实激动了,谁家没爹娘? 爹娘的新衣裳,大家庭给想到了。 谁家没有在小班读书的娃? 噢,李秀家的宝子岁数不到,没在小班,那大伙也没差那一件衣裳,也给宝子做。 自个爹娘有衣裳穿,自个孩儿也有,手里头每户又刚得了从五两到十二两不等的银钱,年夜饭有十个菜。 大家庭还有200两巨额存款给他们这伙人仗腰,让他们明年更加放心大胆的往前走。 以前,他们从来没过过这样的幸福生活。 第四百零五章 生产队开会 有小子问到马老太:“你们那面啥时候发钱呐?” “看见没?俺们这面发钱了,”说这话的是齐婆子她老头,老头子刺激老婆子。 宋福生寻思,别气老太太了,和好吧,快过年了。 在会议室里,主动隔着人群问朝外走的马老太:“娘,你们账拢出没有?用不用我给你们拢?” 马老太掀开门帘子顿住,在门口扭身回眸道:“切,” 嘁了三儿子一口后,才回身站直,忽然振臂高呼:“烤炉房众人。” 老太太想象了无数次,激动人心的场景,接下来应该是这样的: “到!” “到!” “到!” 然后她喊集合,发钱,烤炉房众人簇拥着她向“基地”进发。 就这场景,老太太好几宿晚上在临睡前,睁眼瞪着棚顶自个笑。 脑中就是这一幕。 只想象就过瘾。 就差实施了。 但现实是这样的。 “烤炉房众人,众人?” “奶,我来啦,”宋茯苓凑上前:“她们都在和家里人说话呢,这不才发完钱,正热闹呢听不着,你啥事儿?” 马老太动了几下嘴,憋了好几秒:“你喇叭呐。” “恩?小喇叭早就收了起来,平日里也没用啊。” 马老太又憋了好几秒,心想,你收起它干么,要不然是不是眼下拿出来一吹,:“发钱,今儿咱们也发钱。” 宋茯苓立即回身往里走,躲着大人们,挤来挤去一顿绕,扒拉正抱着宝子和蒜苗子她娘说话的李秀:“咱们要发钱啦。” 又扒拉正拍巴掌瞅着儿子们笑的王婆子:“王奶奶?” “嗳。” “咱们也要发钱了,快点儿,大烤炉房集合。” 宋茯苓不小心将凳子拌倒,跳着脚揉着膝盖,又托附近的大堂哥喊大伯母一声。 马老太望着人声鼎沸的会议室,望着她小孙女费劲扒拉这个拽那个告诉要发钱啦,很是无语。